村网通总站 狼牙沟村 166580.nync.com 欢迎您!
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独峪乡花塔村
花塔村,因村后山势如塔、桃花满山而得名,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独峪乡下辖行政村,中国传统村落,地处太行山余脉、五台山北支的丘陵盆地之中,村域面积144平方千米。户籍人口327人,常住人口118人。花塔村四面环山,大山封闭,一河中流,进入村庄须经一条长827米的隧道,隧道内阴暗潮湿,出隧道后豁然开朗,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,良田美池,具有清新自然的田园风情。花塔村村落生态环境保护完整,有着独特的气候地貌和人文积淀,被誉为“晋北桃源”。
村落历史:三家分晋(前376年)时期,花塔村为高、陈、董三氏的村庄,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,因花塔村周围山上桦树成林,山势如塔,名为“桦塔村”。宋末元初,有居阳曲的后裔春、奉、泰昆仲三人,因遭元兵燹流离,各自迁徙,其中泰迁到繁峙圣水头,成为圣水头韩氏的始祖,渐成村落。明天顺初年,泰的九世孙谦福由繁峙迁到灵丘三楼村居住,传至三世便分成三大门,大门三世祖讳守信就居住在花塔村,成为花塔韩氏始祖的源头。韩氏始祖迁来后,见此地山花烂漫,改名为“花塔村”。抗日战争时期,花塔村村民为躲避战乱,迁至白草沟、白崖塔、白崖沟及库活沟等地,还有部分村民躲居在山洞里。解放后,应政府要求,花塔村村民逐渐搬回原居住地。1955年,农村实行集体化,成立三楼乡,更多的村民迁回花塔村里。1958年,成立三楼公社。20世纪70年代,花塔村及邻村乡亲在三楼公社的组织领导下,历经二十多年,一钎一镐开凿出一条长827米的人工隧道—红沙岭隧道,成为花塔村通往外界仅有的一条通道。1996年,撤乡改为三楼大队、花塔大队。2001年,花塔村和三楼村合并,隶属于独峪乡。
地理环境:花塔村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独峪乡,距离灵丘县城大约90千米,地处晋冀三县(灵丘、阜平、繁峙)交界,村域面积144平方千米。花塔村境内群山环抱,绵延起伏,为太行山之余脉,五台山之北支,村庄坐落在盆地中,周围有大沙河东西贯穿,绕村而流,形成河谷地貌,海拔558米。
气候特征:花塔村所处的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,冬长夏短,四季分明,该村坐落在丘陵盆地之中,四面环山,大沙河绕村,四周高,中间低,形成河谷气候,全年气候湿润,无霜期较长,山体植被茂密。花塔村境内有山泉水(井),周围有大沙河环绕,地表水充足,为花塔村的居民提供了水源。
村落特色:花塔村地处太行山余脉深处,坐落在丘陵盆地之中,村北山峰耸立,横空逶迤,呈半圆形将村向南怀揽;村南三山环绕,又呈半圆形将村向北环抱;村东山如笔架,群峰峥嵘;村西劲拔陡峭,刀斧天成。花塔村境内群山环抱,峰峦叠翠,绵延起伏,山环水绕,土地肥沃,资源丰富,属上乘的“藏风、聚气”之地。花塔村先祖韩氏最早落户于此,村址选在山水交汇,动静相承,负阴抱阳处;背面靠山,前有河道,水及远山近丘形成山水环抱;中央地势平坦而有一定坡度,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皆全的“四灵守中”风水格局,与东晋郭璞所著的《葬经》中风水宝地的基本定义“群山环抱,碧水绕流”及其吻合,是一处清幽灵秀、藏风聚气、生态平衡的风水宝地。
花塔村村中民居院落连片分布,建筑布局随地势高低变化,依山布置,村中一条东西贯穿的主路将各街巷相连,不同高度的村中街巷通过卵石和青石板打造的石阶连通,通过各院落的组合与分割,形成了层次分明、上下起伏、高低错落的石头街巷。花塔村原建有三座庙宇,山神庙位于花塔村东侧,主路北;龙王庙位于村入口主干路北,高台之上;菩萨庙位于村入口约三百米,主干路北。
建筑特点:花塔村大部分房屋为清代建筑,层层石砌的平台规矩地排列着各家的院落,院落为保存完整的石头垒砌的四合院格局,二进院、三进院普遍散落,建筑结构大都为一层建筑,坐北朝南,门口一律有木栅栏做的小门挡着,且以东大门为主。
主要景点:花塔村生态环境保护完整,仍保留有传统古村落的风貌肌理。进入村前有明代烽火台,村周边有古河道、古水渠和保存完好的原生态灌木林、珍稀树种青檀,清幽灵秀;村中有古树、古井(泉眼),还散落着一些古磨、古碾、古石碑,居民建筑高低错落、连片分布、原始古朴。
菩萨庙:原名观音殿,始建年代不详,清咸丰十年(1860年)孟秋月两次重整,位于村西入口300米处主路北侧的台地上,围墙外侧南面绘有“缘”字,西面绘有“有求必应”四个大字。庙门朝东,门上刻有庙名“观音殿”。面阔三间,建在高3级的石阶上,砖木结构。屋顶为双坡硬山顶,屋脊兽、垂脊吻兽保存完整。殿内塑圣像7尊,彩绘数面。
山神五道庙:始建年代不详,改建于1986年,位于花塔村村东头主干道北侧石砌台基上,坐北朝南,为双坡屋顶,两开间,木制门窗。庙内三面墙壁均有彩绘壁画,北侧墙壁绘有山神和五道将军神像,画像清晰,神像前有供台和香炉。
龙王庙:始建年代不详,位于花塔村西入口路北侧的台地上,背山面水,于1984年在原址上修建,面阔一间,双坡顶,庙前有2级石阶,庙内三面墙均绘有彩绘,北墙绘有龙王爷神像,前有供台和香炉,供台正中摆放龙王爷的彩绘泥塑,俩边摆放排位供11个。
2019年6月列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。
雨中笠翁
20小时前
花塔村,因村后山势如塔、桃花满山而得名,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独峪乡下辖行政村,中国传统村落,地处太行山余脉、五台山北支的丘陵盆地之中,村域面积144平方千米。户籍人口327人,常住人口118人。花塔村四面环山,大山封闭,一河中流,进入村庄须经一条长827米的隧道,隧道内阴暗潮湿,出隧道后豁然开朗,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,良田美池,具有清新自然的田园风情。花塔村村落生态环境保护完整,有着独特的气候地貌和人文积淀,被誉为“晋北桃源”。
村落历史:三家分晋(前376年)时期,花塔村为高、陈、董三氏的村庄,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,因花塔村周围山上桦树成林,山势如塔,名为“桦塔村”。宋末元初,有居阳曲的后裔春、奉、泰昆仲三人,因遭元兵燹流离,各自迁徙,其中泰迁到繁峙圣水头,成为圣水头韩氏的始祖,渐成村落。明天顺初年,泰的九世孙谦福由繁峙迁到灵丘三楼村居住,传至三世便分成三大门,大门三世祖讳守信就居住在花塔村,成为花塔韩氏始祖的源头。韩氏始祖迁来后,见此地山花烂漫,改名为“花塔村”。抗日战争时期,花塔村村民为躲避战乱,迁至白草沟、白崖塔、白崖沟及库活沟等地,还有部分村民躲居在山洞里。解放后,应政府要求,花塔村村民逐渐搬回原居住地。1955年,农村实行集体化,成立三楼乡,更多的村民迁回花塔村里。1958年,成立三楼公社。20世纪70年代,花塔村及邻村乡亲在三楼公社的组织领导下,历经二十多年,一钎一镐开凿出一条长827米的人工隧道—红沙岭隧道,成为花塔村通往外界仅有的一条通道。1996年,撤乡改为三楼大队、花塔大队。2001年,花塔村和三楼村合并,隶属于独峪乡。
地理环境:花塔村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独峪乡,距离灵丘县城大约90千米,地处晋冀三县(灵丘、阜平、繁峙)交界,村域面积144平方千米。花塔村境内群山环抱,绵延起伏,为太行山之余脉,五台山之北支,村庄坐落在盆地中,周围有大沙河东西贯穿,绕村而流,形成河谷地貌,海拔558米。
气候特征:花塔村所处的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,冬长夏短,四季分明,该村坐落在丘陵盆地之中,四面环山,大沙河绕村,四周高,中间低,形成河谷气候,全年气候湿润,无霜期较长,山体植被茂密。花塔村境内有山泉水(井),周围有大沙河环绕,地表水充足,为花塔村的居民提供了水源。
村落特色:花塔村地处太行山余脉深处,坐落在丘陵盆地之中,村北山峰耸立,横空逶迤,呈半圆形将村向南怀揽;村南三山环绕,又呈半圆形将村向北环抱;村东山如笔架,群峰峥嵘;村西劲拔陡峭,刀斧天成。花塔村境内群山环抱,峰峦叠翠,绵延起伏,山环水绕,土地肥沃,资源丰富,属上乘的“藏风、聚气”之地。花塔村先祖韩氏最早落户于此,村址选在山水交汇,动静相承,负阴抱阳处;背面靠山,前有河道,水及远山近丘形成山水环抱;中央地势平坦而有一定坡度,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皆全的“四灵守中”风水格局,与东晋郭璞所著的《葬经》中风水宝地的基本定义“群山环抱,碧水绕流”及其吻合,是一处清幽灵秀、藏风聚气、生态平衡的风水宝地。
花塔村村中民居院落连片分布,建筑布局随地势高低变化,依山布置,村中一条东西贯穿的主路将各街巷相连,不同高度的村中街巷通过卵石和青石板打造的石阶连通,通过各院落的组合与分割,形成了层次分明、上下起伏、高低错落的石头街巷。花塔村原建有三座庙宇,山神庙位于花塔村东侧,主路北;龙王庙位于村入口主干路北,高台之上;菩萨庙位于村入口约三百米,主干路北。
建筑特点:花塔村大部分房屋为清代建筑,层层石砌的平台规矩地排列着各家的院落,院落为保存完整的石头垒砌的四合院格局,二进院、三进院普遍散落,建筑结构大都为一层建筑,坐北朝南,门口一律有木栅栏做的小门挡着,且以东大门为主。
主要景点:花塔村生态环境保护完整,仍保留有传统古村落的风貌肌理。进入村前有明代烽火台,村周边有古河道、古水渠和保存完好的原生态灌木林、珍稀树种青檀,清幽灵秀;村中有古树、古井(泉眼),还散落着一些古磨、古碾、古石碑,居民建筑高低错落、连片分布、原始古朴。
菩萨庙:原名观音殿,始建年代不详,清咸丰十年(1860年)孟秋月两次重整,位于村西入口300米处主路北侧的台地上,围墙外侧南面绘有“缘”字,西面绘有“有求必应”四个大字。庙门朝东,门上刻有庙名“观音殿”。面阔三间,建在高3级的石阶上,砖木结构。屋顶为双坡硬山顶,屋脊兽、垂脊吻兽保存完整。殿内塑圣像7尊,彩绘数面。
山神五道庙:始建年代不详,改建于1986年,位于花塔村村东头主干道北侧石砌台基上,坐北朝南,为双坡屋顶,两开间,木制门窗。庙内三面墙壁均有彩绘壁画,北侧墙壁绘有山神和五道将军神像,画像清晰,神像前有供台和香炉。
龙王庙:始建年代不详,位于花塔村西入口路北侧的台地上,背山面水,于1984年在原址上修建,面阔一间,双坡顶,庙前有2级石阶,庙内三面墙均绘有彩绘,北墙绘有龙王爷神像,前有供台和香炉,供台正中摆放龙王爷的彩绘泥塑,俩边摆放排位供11个。
2019年6月列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。